6月14日, 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中国民族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共同举办的“多彩中华•我们共同的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特展”在山西博物院会展中心开展。

中国疆域辽阔,资源丰富。自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就形成了多民族统一的中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56个兄弟民族共同铸就了多元一体、繁荣兴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此次展览展示面积2000平米。展览分为“家和万事兴”、“百花竞芳芬”两部分,共展出中国56个民族近500件组展品和大量资料图片。“家和万事兴”部分回顾了秦汉时期以来中国各族人民在密切交往、相互融合中由“多元”走向“一体”的进程,各民族对国家的贡献,建国60余年来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展示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以及中国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进步。“百花竞芳芬”部分从语言文字、服饰、婚俗、染织绣、宗教、建筑、饮食、音乐舞蹈、体育等文化形态方面展示了少数民族创造并保存下来的多彩文化。

展出的34幅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从研究民族文字的专家学者书写的百幅作品中精选而来。这些书写者中年龄最大的90岁。其中水族的水书被称为是“文字的活化石”,是至今仍在使用的为数不多的象形文字之一。

各民族的服饰则是精选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场合、不同款式的服装,包括珍贵的藏族和蒙古族服饰,重达十几公斤苗族盛装,只有几寸长的黎族短裙,独特的瑶族贯头衣和独龙族披挂式服饰等。古老的赫哲族鱼皮衣和哈尼族树皮衣更为难得一见。

在婚俗展示区展出了不同民族的母亲手工制作的寓意深刻的育儿用具——“背儿带”和“摇篮”,让观众感受到不同民族间所共通的浓浓的母爱。宗教色彩浓郁的傩戏面具、记录瑶族130多个人物活动的长达15米的道公画长卷,手工刺绣的藏族经卷、鄂伦春族独特的建筑“撮罗子”等,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是活着的“遗产”。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展厅中央专门搭建了T形台,每个周末特别增加原生态民族歌舞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场表演,让观众直接领略少数民族文化的魅力。

开幕式当天,观众还可以欣赏到来自新疆的著名演员买卖提江和伟妮拉表演的维吾尔族舞蹈,来自贵州的苗族演员表演的原生态苗族歌舞,来自河北的满族演员表演的满族舞蹈,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演员的蒙古族长调和马头琴演奏,土家族织锦现场表演等。出于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热爱,山西博物院的20位讲解员将为观众进行少数民族服饰表演。这些精美的民族服饰曾经于中法文化年期间在巴黎卢浮宫大放异彩,之后陆续在欧洲、北美、澳洲、亚洲等数十个国家展示并获得殊荣。

该展览的展期为6月14日至8月10日。观众可在山西博物院入口处领票免费参观,还可登录山西博物院、中国民族博物馆、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网站了解并参与相关活动。展览期间,主办方还将举办民族文化专题讲座、民族知识竞赛、少数民族文字印章互动、发放民族知识手册等活动。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倒座庙1号院 2015-2021   ©  中国民族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24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