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称:石岭下类型变体鲵鱼纹陶瓶
年 代:新石器时代
类 别:生活用品
级 别:二级文物
体 量:口径10cm,腹径15cm,底径11cm,高40cm
收藏单位:中国民族博物馆
作为中原仰韶文化向西发展为马家窑文化的过渡时期,石岭下类型阶段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马家窑文化初步形成时期,石岭下类型阶段的彩陶文化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此件陶器系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5100——4700年)的典型器物。侈口,长颈,流肩,平底,腹部有对称双耳。一侧无图案,另一侧黑彩绘圆圈纹、树枝形纹和变形网状鲵鱼纹。鲵鱼,俗名娃娃鱼,是甘肃的天水、武都地区特有的生物品种,因此鲵鱼纹及其变体花纹也被马家窑先民绘制到彩陶之上,成为石岭下类型彩陶中最具特色的纹样图案。石岭下类型阶段的典型纹饰皆由变体鸟纹衍化而来,在圆、圈和弧线的起伏变化间灵活组合。这件陶器将变体鸟纹换成变体鲵鱼纹,正是两种文化类型交融共建的最好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