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夷”双向互化变奏中的古滇国
名称:立牛铜葫芦笙
年代:战国
规格:高28.2厘米
出土地点: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李家山24号墓
收藏单位:云南省博物馆
文物简读
这件工艺精湛的铜葫芦笙是古滇国的传统吹奏乐器。它以铜为材质,逼真地再现了作为中国古代“八音”之一、以葫芦为主要材料的“匏”,从而彰显了古滇国作为中华文化参与者的身份。
一件独特的古滇国乐器
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遗址24号墓出土了一件十分特别的随葬品——立牛铜葫芦笙。这件铜笙整体为葫芦形,上半部分为曲管,顶端铸造一头栩栩如生的立牛;下半部分呈圆球状,正面有五孔,出土时有腐断的竹管痕迹。由此可见,这是一件五管芦笙,是中国古代“八音”(八种不同材质的乐器)之一的“匏”,作为古滇人重要的吹奏乐器而成为随葬品。
这件铜葫芦笙上的立牛造型是古滇国文化中颇具标识性的文化因素,表现的是亚洲南部特有的“印度瘤牛”,即《山海经》中所记载的“留牛”。其普遍出现于古滇国器物中,充分体现了古滇国牛崇拜的文化习俗以及高超的手工艺制作水平。仿葫芦笙的造型,则充分体现了古滇文化与中原文明的深度融合。
庄蹻与古滇国的故事
江川李家山古墓群被认为是古滇国的贵族墓地,出土了大量规格极高的墓葬。参照碳14测定以及相关研究,该墓群年代上限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晚期,下限至东汉初期。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个时间段基本覆盖了古滇国的始终。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了古滇国的故事:
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蹻至滇池……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战国时期,楚国派遣将领庄蹻率领军队向西南进攻,一直打到滇池一带。庄蹻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征服了当地。然而公元前277年,秦夺取楚国的黔中郡,断了庄蹻的归路。于是,庄蹻带领其属下,改变了自己的服饰,依从了当地的习俗,成为第一代滇王。
由此可见,古滇国年代的上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7年,这与考古发掘资料得到的信息基本吻合。然而,从古滇墓葬考古发掘来看,早在庄蹻入滇以前,古滇文化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其极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青铜文明,成为先秦晚期中华文明的突出代表。因此,古滇文化的起源绝非从庄蹻入滇开始,而是此前就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云南地区自远古时期开始就有人类的足迹,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便在此肇始。新石器时代晚期,滇池地区涌现出诸多人类文化遗迹。古滇文化是在滇池地区史前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周边劳浸、靡莫、叟、僰等部族文化成果以及中原文化、楚文化等文明因素,逐渐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形态。由此可见,古滇文化并非单一民族文化形态,而是由多民族文化相互吸收融合而成的。
“女娲作笙簧”:滇人的创造性发展与传承
“庄蹻王滇”的故事表明了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渗透、吸收与融合,存在着“华夏化”与“夷化”的双向过程,其中充满了多层次、多面向的复杂因素。立牛铜葫芦笙就生动地呈现出古滇文化与华夏文化之间互相融合、互为印证的关系。
笙属中华古“八音”中的“匏”,匏即葫芦。相传“女娲作笙簧”,笙簧是中原地区传统的古乐器之一,在陕西榆林石峁遗址曾出土距今约4000年的骨质口簧。《旧唐书·音乐志》载:“匏,瓠也,女娲氏造。列管于匏上,内(纳)簧其中。”由此可见,女娲所作的笙是用多根竹管插在匏上,并将簧片纳入其中以发出声响。这跟古滇国墓葬出土的铜葫芦笙的形制如出一辙。古滇人用铜材仿制匏,这一材质的变化隐现着边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
事实上,女娲所作之笙簧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将竹簧之管插入葫芦,使之发声,这样的形象隐喻性地表达了先民对两性交合方能生育的认识。因此,笙簧便具有一种乞生巫仪的意义。《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这一记载揭示了女娲作笙簧与女娲造人、创制婚姻、繁衍人类之间的深刻关联。
笙簧所蕴含的这一内涵,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间递相传承,绵延不绝,苗、瑶、傈僳、侗、彝、佤、怒、拉祜、傣、纳西、德昂等民族一直挚爱着葫芦笙、芦笙、口弦,并将之演化为青年之间求爱与乞婚的媒介。直到20世纪中叶,这些民族中仍可见这样的情景:每当节日来临,山林溪畔,竹影月下,便响起笙簧声声,青年男女以乐传情,表达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