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
年代:战国中期
规格:通高36.2厘米,边长47.5厘米,重18.65千克
出土地点: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
收藏单位:河北博物院
文物简读
这件铜方案座是中山国第五代国王的心爱之物,它见证了白狄鲜虞部建立中山国的历史风云,充分反映了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的高度融合。
中山国的遗物
这件于1977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一座战国墓葬中出土的青铜方案,采用了错金银的工艺装饰。龙的鳞片、凤鸟的翎毛、梅花鹿的皮毛斑纹等,均用不同材质的金属勾勒和填充,色彩炫目斑斓。四只跪卧的梅花鹿,两雄两雌,作为四足支撑着方案的圆环形底座;四龙四凤,穿插组合,设计复杂,视觉华丽,构成方案的中层,起到连接底座和承托桌案的作用;放置案板的方形框架构成最上层,木制案板已腐朽。考古学家证实,这件结构复杂、工艺精湛的随葬品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遗物,它见证了中山国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中山国的传奇
中山国的创立者是北狄的一支,称为白狄鲜虞部。《左传》记载了关于中山掀动历史风云的中山国国的传奇史:
春秋末期,东迁至河北中部的白狄鲜虞部屡遭晋国的攻击,但它最终在公元前507年的平中战役中击败晋国,并于第二年迁居中山城,建立中山国。中山城位于今河北省唐县境内,因“城中有山,故曰中山”。中山国依据险要的地形,有效抵挡了晋国此后的屡次讨伐和围攻,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直到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以当时诸侯的最高爵位自立,迁居于顾(今河北定州)。但好景不长,武公初立后,中山国被晋国的赵氏打败,虽未亡国,但已风雨飘摇。后继者中山桓公被迫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其统治中心进入太行山域。公元前408年,魏国派大将乐羊进攻中山国,中山桓公利用险要的地形顽强抵抗了三年,于公元前406年最终战败,导致亡国,中山故地被魏国占有。公元前381年,中山桓公趁魏国与赵楚联军作战失败之机,率领部众起义,成功复国。公元前327年,年仅16岁的措成为中山国国君。措是一位富有魄力和胆识的君主。首先,他将自己的封号由“公”改为“王”,成为名副其实的国王;其次,他征战四方,北迎燕,南击赵,一时间小小的中山国竟与三晋、燕比肩争雄。至此,中山国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中山国的极盛之期维持了三十多年,到公元前295年时,中山国最终灭于赵。
中山国在诸侯争霸的环境中,尤其是在魏、赵、燕三大强国的夹缝中,顽强生存,一度成为与“战国七雄”争辉的强大诸侯国,掀动了历史风云,推动了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北狄
春秋时期,在秦、晋、郑、卫、邢等诸侯国以北,即今陕西北部以及山西、河北等地区的中部和北部,生活着许多强悍的游牧部落,因位于北方,他们被统称为“北狄”,主要包括赤狄、白狄、长狄等诸多支系。史载,北狄曾与炎黄集团有密切关系,其源出于商周时期的鬼方、猃狁,属羌戎族系。他们南面与诸夏往来,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经济、文化、军事及联姻关系。北狄甚至吸收了部分诸夏人口,既对中原诸夏构成威胁,又深刻地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其华化的进程。
此外,北狄在北面又与山戎、阴山以北的胡人以及东胡也存在彼此吸收和交融的关系。战国时期,随着胡人南下,赤狄、白狄等北狄部落有很大部分融入胡人部落。因此,到战国中晚期至秦汉时期,北狄成为北方胡人、东胡族系各民族的统称。随着胡人的兴起、匈奴的强大,北狄与中原的联系与交往也更加密切和深入,进一步促进了北狄华化的进程。
中山国的文明成果
中山国何以能在诸侯环伺、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表现出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根本原因在于,白狄鲜虞部进入中原后,以开放的姿态促成了农牧文化交融,与燕、赵、魏等政权发生了深度的政治与文化交往,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
考古发掘及相关研究表明,河北省平山县战国古城就是中山国都城灵寿,此地发现的战国墓葬群就是中山国国王措以及贵族王公的墓葬群。对墓葬的形制以及出土陶器、青铜器、铁器等随葬品的研究表明,该墓葬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王公墓葬形制及规格基本一致,充分体现了中山国的华夏化程度之高。同时,中山国又保留了部分游牧文化传统。这件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受商周青铜文化的影响而又独具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游牧者所热爱的鹿与华夏文化所崇尚的龙凤集于一身,多种工艺聚于一体,复杂精巧,具有独特的中山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