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决定将汉阴凤堰古梯田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第一座开放式的生态博物馆,3月底在陕西汉阴开馆挂牌。

凤堰古梯田位于汉阴县漩涡镇黄龙村、堰坪村、茨沟村,距县城35公里,面积达一万多亩。据考证,凤堰古梯田是由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于咸丰、同治时期大规模建设,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凤江古梯田包括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分布在海拔500至650米之间,连片共1.2万余亩。梯田依山而建,级数均在200级左右,梯级层高0.3—1米不等,每级宽3至15米,最长处达600余米。梯田灌溉系统完备,体量宏大,文化遗存丰厚,自然风光秀丽。

凤堰梯田垦建时间主要在清乾隆至同治时期,期间发生了湖广移民、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等重大历史事件,凤堰梯田极其所在地的吴氏民居、太平堡遗址就是这一历史的遗迹,它对研究清代湖广移民的地域分布、生产生活以及白莲教、太平天国起义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凤江古梯田作为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农业生物的“基因库”,是研究农耕文化的“活化石”。该梯田是目前秦巴山区发现的惟一连绵成片,保存最为完整,面积最大的清代梯田,梯田及周边的清代遗存是湖广移民历史及秦巴山地开发历史的重要见证,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表示,陕西省文物局计划根据发现的最典型的这些古梯田建立一个生态博物馆,就是汉阴的凤江古梯田生态博物馆,它的特点也是区别于普通的博物馆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不是盖一个房子,把展品放在房子里边展示给大家,它的展品就是这大片大片的古代的梯田,陕西文物部门要做的辅助的展室就是把大家不知道的湖广移民过程的历史文化,他们的传统文化都能搜集起来,把它们发掘出来,和这些梯田的建设生产使用结合起来,完整的展现给大家,所以这个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也是陕西在博物馆的形态方面的一个创新,也是我们。

 

新闻来源:中国广播网   记者雷恺

2012年2月28日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倒座庙1号院 2015-2021   ©  中国民族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24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