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1.jpg

2017年8月10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志文主持开幕式。我国三位口簧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加拿大音乐人在开幕式上做现场表演,500多位嘉宾和观众参加了开幕式。

p02.jpg

开幕式现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弦琴即兴合作《初音》

p03.jpg

开幕式观众参与热情高涨

本次展览,突破了过去展览文物陈列的模式,采用实物展览、学术研讨会和口弦艺术家现场表演三位一体的新模式,共展出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余件口弦琴实物,100分钟音视频和220余张图片,同步制作了近万张口弦琴明信片,让观众可以把世界口弦文化带回家,分享世界多元音乐文明互鉴的成果。

p04.jpg

美国喇叭式、俄罗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口弦琴

p05.jpg

纳西族、彝族铜质口弦琴

本次展览共展出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件口弦琴实物。展览突破了过去展览文物的传统陈列模式,采用了实物展览、学术研讨会和口弦艺术家现场表演三位一体的新模式。

p06.jpg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致辞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在致辞中讲到,中国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民族文化遗产的收藏、研究、展览、保护和传承,其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收藏、研究与展览在中国民族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民族博物馆近年来征集世界1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1100余件口弦琴,藏品总量和种类仅次于俄罗斯雅库特口弦博物馆,位居世界第二,其中收藏有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件金属打造的一体簧西汉口簧。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在致辞中讲到,“初音——世界口弦文化艺术展”从西汉长安附近出土的一体金属口簧到欧洲中世纪口簧,再到现代5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件口弦琴和数十段音频资料,让广大观众享受了一场世界口弦艺术盛宴。从口弦琴这种人类远古文化遗存中,我们既能欣赏到人类的初始音乐之美,又能欣赏到民族文化之灿烂。

p07.jpg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志文对展览做介绍

在8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张志文说,本次展览以“一把琴、一个人、一个世界”的递进模式,来诠释人与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共存、共生关系。通过专家不同视角的文化解读,可以帮助观众体悟感知到口弦琴早期的萌芽状态以及发展演变痕迹,促使观众共同思考人类音乐文化起源的共性之处,并从民族文化个性中对所处文化形态的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加拿大作曲家雨苇先生(Randy Raine Rcusch)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展览。音乐无国界,让他很惊奇的是在展览上欧洲、美洲、亚洲的口弦琴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示,是一个有世界音乐视野的展览。

中国社会科学院范子烨研究员从口弦源流研究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本次展览的文化内涵。他认为口弦琴是人类音乐的“活化石”,自古就有“女娲作簧”的远古传说,《诗经·小雅·鹿鸣》记载:“吹笙鼓簧,承筐是将”。这表明口弦琴是中国古代颇为诗性的乐器,具有抒情、通神、伴舞乃至话语的功能。

p08.jpg

p09.jpg

展厅现场

本展览展出时间为2017年8月10日—11月19日,为期三个月。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倒座庙1号院 2015-2021   ©  中国民族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247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