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开幕式背景板.jpg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茶马古道的起点思茅,一群热爱云南沃土的年轻艺术家开启了“绝版套色木刻”版画技法的新世界。这种在当时中国美术界尚属新鲜事物的艺术手法,解放了版画创作的禁锢,在云南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土地上,完全释放出了那批年轻人的原始表现力。时光荏苒,如今已三十载,云南版画早就跻身于中国四大版画流派,继续执着地坚守着对云南故土的热爱。作为国家级的民族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一直秉承“为明天收藏现在”的理念,此次艺术展共汇集时间跨度近三十年的69幅作品,集中体现了在民族题材现代艺术品方面的收藏成果。

p9展览现场11.jpg

展览现场

p10展览现场1.jpg

展览现场

p11展览现场3.jpg

展览现场

多民族之魂:彩云之端的艺术迸发

有人说,八十年代出现在思茅(现普洱市)的“绝版套色木刻”版画是一种艺术的偶然迸发,但是如果你踏上过那片散发着茶香的红土地,才会懂得是“绝版木刻”选择了思茅。作为“普洱茶”的故乡,思茅承载了茶马古道起点的使命,比邻越南、缅甸、老挝,又有红河、怒江、澜沧江流经而过,生活着彝、傣、佤、哈尼、拉祜、景颇等十多个民族,山川秀丽,风物神奇。各民族共生的文化形态给了艺术家们无尽的滋养,当“绝版套色木刻”技法出现于此时,边刻边印的制版法立时迸发出原始的艺术力量。本次“云•端——中国民族博物馆民族版画艺术展”看点之一,就是汇集了一批四零年代生人的第一代版画家,如史一、李秀、陈永乐等人在九十年代创作的民族题材作品,很多都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展出。

p12绝版木刻版画《山寨》作者史一.jpg

绝版木刻版画《山寨》:作者史一

p13绝版木刻版画《红萍》李秀.jpg

绝版木刻版画《红萍》:作者李秀

P14绝版木刻版画《太阳鼓》作者陈永乐.jpg

绝版木刻版画《太阳鼓》:作者陈永乐

新技法之盛:绝版绝色的艺术高度

“绝版木刻”是一种简称,其学名应是“原版油印套色木刻”,是在传统套色木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法。多版木刻是按“一色一版”的原则,在刻板后依次套印而成,印版犹存。而绝版木刻则是使用同一块木板,边刻边印,当作品完成时原版已毁,成为绝版作品。这种技法在八十年代被云南思茅一群年轻人所“发明”,相对于多版木刻严格的技术限制,绝版木刻的“减法”创作方式充分给了艺术家自由。由于能够随时调整丰富画面,因此绝版作品的色彩层次和肌理效果往往十分出众。版画家们的情感第一次无所顾忌地抒发出来,整个创作过程中充满了偶然性、灵活性以及不可重复性,从而克服了传统多版木刻在情感表现上的预设性和局限性。本次艺术展精选了绝版木刻极具代表性画家贺昆的作品,以色彩的绚丽而凸显视觉张力,刀法灵活多变,以平刀为主,圆刀、角刀并用,跳跃性的刀触给人以痛快淋漓、粗放大气之感。另外还展出了陈里、尚明朋、白绍成等青年版画家的作品,鲜明地延续着云南版画的血脉,并将其发展空间拓宽至更加多元化的领域。

p15绝版木刻版画《童年》作者贺昆1.jpg

绝版木刻版画《童年》:作者贺昆

p16展览现场7.jpg

展览现场

p17展览现场9.jpg

展览现场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倒座庙1号院 2015-2021   ©  中国民族博物馆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2474号-1